为什么以前接触不过敏的东西股票线上配资网,后来却过敏了?近日,上游新闻记者发现不少网友分享了自己的类似经历。
\n7月8日是世界过敏性疾病日,上游新闻记者就此采访了重庆大学附属沙坪坝医院儿科主任文香。
\n之前对宠物毛发不过敏,为何这两年会浑身发痒?
\n市民袁女士表示,自己之前对宠物毛发不过敏,但这两年她一到饲养宠物的亲戚朋友家做客,就会浑身发痒难受,对此十分不解。
\n文香介绍,袁女士出现这样的情况,与过敏反应发生的机理有关,这是一个复杂而抽象的过程,主要分为三个阶段。
\n“首先是致敏阶段,当花粉、尘螨、霉菌、宠物毛发等过敏原被人体以各种方式接触后,会‘刺激’身体免疫系统里的B淋巴细胞,产生专门对付这种过敏原的特异性抗体。这些抗体就像‘信号员’,会附着在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的表面,让身体进入‘敏感备战状态’。但如果之后几个月甚至更长时间都不再接触该过敏原,身体这种过敏反应就会慢慢解除。”她介绍说。
\n如果同样的过敏原再次入侵身体,就进入了激发阶段。“这时,过敏原会与那些已经附着了‘信号员’的细胞‘对上信号’,随即触发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释放各种生物活性物质。这些物质会让身体出现一系列反应,比如平滑肌收缩(气管变窄)、毛细血管扩张(皮肤发红)、血管里的液体漏出来(水肿)等。”
\n“最后是效应阶段,这些生物活性物质到身体各个部位‘兴风作浪’,就会引发具体的过敏症状。轻的可能是局部皮肤瘙痒、打喷嚏,重则可能出现全身过敏反应,比如呼吸困难。”文香解释,袁女士的案例就是临床典型的过敏疾病发展轨迹:致敏阶段时,看似初期无过敏反应,但机体对宠物毛已经致敏;在激发阶段,她后续再接触宠物毛时,免疫细胞便会释放生物活性物质,这些活性介质作用于皮肤,效应阶段则表现为皮肤瘙痒。
\n常说的过敏,就是过敏性疾病吗?
\n过敏性疾病和大家常说的过敏是一回事儿吗?文香告诉上游新闻记者,过敏和过敏性疾病是两个不同的概念。
\n她介绍,过敏仅指机体对无害物质的异常免疫反应,未必伴随器质性损伤,比如短暂皮肤瘙痒。过敏性疾病又称变态反应性疾病,是由于机体对某些物质(过敏原)产生超敏反应而导致的一类疾病。
\n“过敏性疾病的过敏反应是全身性的炎症反应,会累及到全身多个系统和器官,出现不同的表现。常表现为哮喘、过敏性鼻炎、过敏性皮炎、特应性皮炎(湿疹)、过敏性结膜炎、食物过敏、药物过敏等,严重过敏可致过敏性休克,出现皮肤潮红、窒息、晕厥、意识丧失甚至死亡。其中药物和食物是引起致死性过敏的主要元凶。” 她说。
\n一些电视剧里,孩子与父母对同一种物质过敏,有这回事吗?文香表示,“遗传因素是过敏性疾病强而有力的危险因素。有研究报道,父母双方都无过敏史的儿童患过敏性疾病的风险仅为5%~15%,父母一方有过敏史的儿童患过敏性疾病的风险为20%~40%,父母双方均有过敏史的儿童患过敏性疾病的风险则上升到50%~70%。”
\n如何预防,尽量不当“过敏星人”?
\n根据世界过敏组织(WAO)统计,全球近40%的人曾经或正在被过敏困扰。市民要如何预防呢?文香表示,第一,大家要了解自己的过敏原,并尽量避免接触。
\n第二,要增强免疫力,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,如规律作息、均衡饮食、适量运动等,有助于增强免疫力。
\n第三,改善生活环境,保持室内空气流通,避免室内过于潮湿,减少霉菌、尘螨等过敏原的滋生。
\n第四,早期干预,合理用药。对于有过敏体质的婴幼儿,可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早期干预,如合理使用抗过敏药和脱敏处理,增强免疫耐受。
\n第五,心理调适。机体在长期心理压力下,免疫系统功能会发生变化,过敏性疾病的发生率亦会相应增加。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,避免过度紧张、焦虑等不良情绪,不仅有助于预防过敏性疾病的发生,还能减轻过敏性疾病对生活质量的影响。
\n上游新闻记者 何艳 实习生 赵尹铭股票线上配资网
久联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